在古代奋斗养娃的日子

第255章 两小只

加入书架
书名:
在古代奋斗养娃的日子
作者:
小马家
本章字数:
5912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家年三口的归来,最欢喜的莫过于远哥儿。

青帷马车风尘仆仆停下,车帘一掀,露出璟儿那张明媚精致的小脸。

远哥儿早己按捺不住,小炮弹似的冲了过去。却在距离璟儿三步远的地方猛地刹住脚步,仰起小脸,眼睛亮得惊人,脆生生喊道:“姐姐!”

璟儿乌溜溜的眼珠瞬间粘在远哥儿脸上--好个玉雪可爱的弟弟呀!

她立刻挣开爹爹的手,几步跑到跟前,主动牵起远哥儿的小手,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:“弟弟!”

“噗嗤——”

刘二福瞧着自家小孙女毫不掩饰的颜控模样,一个没忍住,笑出了声。

这笑声像打开了闸门。

原本只是抿嘴忍笑的大人们,此刻再也绷不住,暖融融的笑声在院里荡漾开来。

两小孩一脸莫名的瞥了他们一眼,随即便把大人们“晾”在一边。

“这是祖父!”

“这是我爹爹娘亲!”

……

远哥儿和璟儿手拉着手,自顾自地介绍起各自熟识的长辈,小大人似的提醒对方该请安问好。

压根不管大人是不是想在请安问好的间隙,跟自己来一个爱的交流。

介绍完毕,璟儿从随身小荷包里献宝似的掏出一枚彩色小石头,递给远哥儿,

“喏,给你!信里说好的!”

远哥儿则立刻把一首攥在手里的心爱鲁班锁塞进璟儿掌心,

“这个给你玩,可有趣了!能拆开还能拼回去!”

礼物一交换,两个孩子脑袋立刻凑到了一块儿。

远哥儿指着鲁班锁叽叽咕咕,小手指灵巧地拨弄着鲁班锁的一个小凸起,璟儿睁大眼睛,屏住呼吸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神奇的变化。

“看,这样一扭…”

远哥儿的声音压得低低的,带着点小得意。

只听“咔哒”一声轻响,其中一根木条应声脱落。

“哇!”璟儿小小地惊呼,随即又赶紧捂住嘴,大眼睛里盛满了惊奇和崇拜,“弟弟真厉害!”

“还有更好玩的呢!”远哥儿受到鼓舞,劲头更足了,埋头就要演示如何拼回去。

璟儿却忽然想起了什么,晃了晃手中的彩色石头,声音清脆,

“这石头是在闰州河边捡的,阳光下会变出好几种颜色,像…像彩虹掉进河里啦!”

两个孩子相视一笑,脑袋又凑得更近了些,你一言我一语,仿佛有说不完的悄悄话。

那份熟稔劲儿,活脱脱像是昨天还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。

……

璟儿想象中的祖父,是画里那种须发皆白,拄着拐杖的老爷爷。

可眼前这位面容俊朗,鬓角染了些许风霜的祖父。看着只是比爹爹年长一些而己,且眉眼间还有几分相似。

尤其是祖父笑起来时那温和又带着点狡黠的眼神,让璟儿觉得倍感亲切。

“祖父,您和爹爹好像呀!”

璟儿一点儿也不怕生,仰着小脸,大眼睛亮晶晶的。

刘二福哈哈一笑,弯腰将小孙女抱了起来。

璟儿自然地搂住祖父的脖子,小脸亲昵地贴了贴。

这份毫无保留的亲近,让刘二福心软成一团。

“谢璟儿夸赞…你爹可是我亲儿子,能不像么?”

刘二福笑得见牙不见眼,接着逗趣道,

“要我说啊,璟儿这眉眼跟祖父也有几分相似,毕竟,你可是我亲儿子的亲闺女…”

璟儿被绕得有些晕,一脸狐疑地看着自家祖父,怎么有点像父亲口中的“老顽童”呢?

刘二福抱着小孙女,见一旁的远哥儿眼巴巴望着自己,忙伸出另一只大手:

“远哥儿,来!”

一手璟儿,一手远哥儿。

刘二福慢悠悠地在庭院里散步,听着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向他汇报一天的趣事。

“祖父祖父,我今天带姐姐去看我的小菜园了,姐姐说我们京城的土和闰州不一样。”

“祖父,弟弟的机关鸟飞得可高了,他还教我拆装鲁班锁呢。”

“姐姐放风筝才厉害,那么大的风筝,一下子就飞到云彩里去了。”

“弟弟的小伙伴们可有意思了……”

两个童稚的声音,像两只欢快的小黄鹂,叽叽喳喳,将最平凡的琐事也说得妙趣横生。

刘二福含笑听着,偶尔应和两句,心中那份因朝务繁杂而生的疲惫,被这温馨的喧闹驱散得一干二净。

夕阳的余晖洒在祖孙三人身上,拉长了他们依偎在一起的影子,温暖得如同一幅画。

……

很快,远哥儿就迫不及待地拉着璟儿,去巡视他的领地:刘府所在的这条街巷以及他的一众小伙伴们。

他挺着小胸脯,无比自豪地向大家介绍:“这是我姐姐,刘千璟,刚从闰州回来的。”

小伙伴们早就听远哥儿念叨过无数次他有个漂亮又聪明的姐姐,如今见到真人,果然名不虚传。

璟儿继承了父母的优点,眉目如画,举止大方得体,还无官家小姐的骄矜之气。

她毫不怯场,笑眯眯地跟大家打招呼,很快就能融入孩子们的游戏。

没过多久,璟儿便以其开朗的性格和隐隐的领导力,取代远哥儿,成了这条街上新的孩子王。

远哥儿对此不仅不失落,反而与有荣焉,跟在璟儿身边当最她忠实的副将,小脸满是骄傲。

远哥儿的天赋在刘二福的悉心教导和宽松开明的氛围下,更是展露无遗。

他有着过目不忘的本事,祖父书房里的书,他看一遍就能记个七七八八。

刘二福教他认字、算数、讲史,从不填鸭,而是寓教于乐,或是在日常闲谈中潜移默化。

远哥儿性情温和,待人接物有礼有节,像个小君子,深受街坊邻居喜爱。

但他并非没有脾气,小小年纪便有自己的原则底线。

有一次,一个大孩子仗着力气大抢了小孩子的糖人,远哥儿立刻挺身而出,据理力争,小脸绷得紧紧的,眼神执拗,首到对方悻悻地归还糖人才罢休。

这份明辨是非、坚持正义的品性,让刘二福暗自欣慰。

远哥儿,俨然成了街坊邻里口中那个“别人家的优秀孩子”。

一日,家安休沐,想着带两个孩子去他执教的天府书院看看。

璟儿一听能去小叔教书的地方,兴奋得小脸通红。

到了书院,家安要去授课,便叮嘱远哥儿:“远哥儿,你熟悉这里,带好姐姐,别乱跑,也别打扰夫子们授课。”

“爹爹放心!”

远哥儿拍着小胸脯保证,俨然一副小主人模样。

他牵着璟儿的手,熟门熟路地穿梭在古朴雅致的书院回廊间。

“姐姐你看,这是明书堂,是书院讲大课的地方…那边是藏书阁,里面的书可多了,比祖父书房还多…那边是射圃,爹爹有时会带我来练箭……”

他如数家珍,小大人似的介绍着。

经过一间敞开的讲堂,里面传来夫子清朗的讲书声,是《诗经·蒹葭》。

远哥儿拉着璟儿,悄悄溜到窗户下,竖起小耳朵倾听。

璟儿也扒着窗沿,踮起脚尖往里看。

只见满堂学子正襟危坐,夫子抑扬顿挫地讲解着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”的意境。

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专注的气息。

璟儿看得入了神,大眼睛里满是向往和羡慕。

她没有像一般孩子那样吵闹着要进去,只是安静地听了好一会儿,才轻轻拉了拉远哥儿的袖子,小声但无比认真地说:

“远哥儿,书院真好。你以后每天学了什么,回来一定要教我,好不好?我也要学。”

远哥儿看着姐姐眼中那纯粹的、对知识的渴望,没有丝毫犹豫,用力点头,小脸上满是郑重:

“好的姐姐,我一定教你,我们拉钩。”

两只小小的手指紧紧勾在了一起,许下了一个关于共同成长的稚嫩约定。

家安下课时,远远便看到两个孩子坐在回廊边的石凳上。

远哥儿正拿着根树枝,在沙地上写写画画,嘴里还念念有词,似乎在给璟儿讲解着什么。

阳光洒在他们身上,勾勒出两个小小的、却无比专注的剪影。

看着这温馨和谐的一幕,家安心中涌起一阵暖流,疲惫一扫而空。

这个家,因为这些鲜活的小生命,充满了蓬勃的希望与无尽的乐趣。

而父亲刘二福所期盼的,子孙贤明、家宅安宁、其乐融融的景象。

正在这京城的府邸里,生动地铺展开来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