穿越八零:我在鸡飞狗跳里找真爱

第29章 设计新款式

加入书架
书名:
穿越八零:我在鸡飞狗跳里找真爱
作者:
湖心岛的屈由
本章字数:
538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7

青崖村的夏夜裹着蝉鸣,热浪在空气中蒸腾。林小满家的堂屋亮着昏黄的油灯,火苗在玻璃灯罩里摇曳,时不时发出 “噼啪” 的声响。八仙桌上铺满泛黄的报纸、剪碎的布料边角,还有囡囡画得歪歪扭扭的涂鸦,纸张边缘被小手摸得发毛。林小满咬着铅笔头,盯着墙上贴着的《大众电影》海报 —— 刘晓庆穿着碎花裙的剧照旁,歪歪斜斜贴着张县城百货大楼的商品宣传单,边角都被她反复得起了卷边。

“妈!” 囡囡举着个用毛线缠成的 “球” 冲进屋,跑得气喘吁吁,羊角辫上还沾着草屑,小脸涨得通红,“我和柱子哥在草垛里捡到这个!” 小女孩献宝似的把毛线团塞进林小满手里,眼睛亮晶晶的,“要是绣成小鸭子,肯定比王奶奶家的布老虎好玩!”

林小满的手指突然顿住。毛线团粗糙的触感让她想起上周在供销社,看见几个城里孩子围着塑料玩具打转的模样。那时周建国指着货架上的布偶说:“要是咱们也能做出这样的玩意儿......” 她的思绪被拉回现实,目光落在囡囡充满期待的小脸上,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灵感。

“建国!” 她突然推开窗,朝院子里喊,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。周建国正借着月光编竹筐,竹篾在他手里翻飞,发出 “沙沙” 的声响,听见喊声立刻起身,军大衣下摆扫落几片槐树叶,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进堂屋。

“咱们做儿童玩具。” 林小满把毛线团按在桌上,眼神坚定,“用刺绣的法子,缝成小兔子、小熊猫。囡囡,快把你画的星星月亮拿出来!” 她转头看向女儿,囡囡己经踮着脚取下墙上的画,纸张因为反复折叠起了密密麻麻的褶皱,小心翼翼地展开,生怕弄破了。

周建国蹲在桌边,用铅笔在报纸上画草图。他当兵时练过画板报,此刻笔尖沙沙作响,眉头紧锁,全神贯注。“耳朵用立体绣法,眼睛镶上黑纽扣......” 男人突然红了脸,声音低下去,偷偷瞥了眼囡囡,“就像囡囡的眼睛,又黑又亮。”

囡囡 “咯咯” 笑着滚到林小满怀里,小脚丫不小心踢翻了装丝线的木盒。彩色丝线倾泻而出,在月光下流淌成河,红的、绿的、蓝的丝线交织在一起,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。林小满捡起一根金线,突然想起王婶说过的 “盘金绣”—— 把金线盘成花纹,在绸缎上能映出霞光。

“用夜光丝线绣星星!” 她的声音带着惊喜,眼睛放光,“晚上挂在孩子床头,能当小夜灯!” 话音未落,院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,还伴随着 “呼哧呼哧” 的喘气声,王婶举着个油纸包闯进来,老花镜滑到鼻尖,头发乱糟糟的,显然是匆忙赶来。

“我就知道你们在捣鼓新花样!” 老人抖开油纸,里面是块绣着双面鸳鸯的帕子,虽然有些陈旧,但针法细腻,栩栩如生,“试试这个针法,正反两面花纹不一样!这样做出来的玩具肯定更有意思!”

接下来的日子,青崖村的晒谷场变成了魔法工坊。清晨的露水还未干透,妇女们就围坐在老槐树下,有的用钩针编织小熊的圆耳朵,银针在她们手中上下翻飞;有的把棉花塞进布老虎肚子,不时用手按压,调整形状。林小满戴着顶针,将夜光丝线绣成弯弯的月牙,专注得连针尖刺破指尖,渗出一滴血珠都浑然不觉,首到囡囡惊呼一声,她才回过神来。

囡囡穿梭在人群中,举着小木板给大家看设计图,上面画着各种奇思妙想的图案,时不时伸手调整歪掉的蝴蝶结,还奶声奶气地提出自己的建议:“这个小熊的尾巴要毛茸茸的!”“小鸭子的嘴巴要涂成橘黄色!”

“小满,这个熊猫的黑眼圈总绣不好。” 张嫂子举着半成品发愁,眉头拧成了疙瘩,“不是歪了,就是大小不一样。” 林小满蹲下来,从兜里掏出块墨镜形状的硬纸板,那是她特意找供销社的人要的,“用这个当模板,描出轮廓再绣,保证又快又整齐。” 她的袖口蹭到张嫂子的针线筐,几枚彩色玻璃珠滚落出来。

囡囡眼睛一亮,立刻捡起来,像发现了宝贝似的,“做小熊猫的铃铛!这样它一跑起来就会叮叮响!” 小女孩把玻璃珠系在熊猫尾巴上,摇晃时发出清脆的声响,惹得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。正在劈竹篾的周建国抬头笑了,阳光穿过他的指缝,在熊猫毛绒绒的耳朵上洒下细碎的光斑,画面温馨又美好。

然而,新款式的设计并非一帆风顺。有一次,大家尝试用夜光丝线绣星星,可绣好后放在黑暗中,光芒却十分微弱。妇女们围坐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,急得首跺脚。林小满皱着眉头,反复研究丝线,突然想起周建国曾说过,县城的照相馆冲洗照片时会用到一种特殊的药水。她二话不说,第二天一早就让周建国去县城打听,自己则带着囡囡在家翻箱倒柜,寻找可能有用的材料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多次试验,他们终于找到办法,让夜光丝线在夜晚散发出明亮的光芒。

第七天傍晚,周建国从县城带回个重磅消息:百货大楼采购员愿意先试销十件样品。林小满捧着刚完工的夜光星星挂饰,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,突然想起周母总念叨 “女孩子家瞎折腾”,此刻却见老人戴着老花镜,正仔细地给小鸭子玩具缝上最后一针,神情专注而认真。

“针脚要密,别漏了棉花。” 周母头也不抬,“省城来的客人,可不能糊弄。” 她的袖口沾着面粉 —— 上午她特意蒸了南瓜馒头,说是给大伙补元气。林小满喉咙发紧,想起初嫁时,老人连半碗米汤都舍不得给囡囡喝,如今态度却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

深夜,油灯将熄未熄,火苗变得微弱而摇曳。林小满在账本上记下新开销:夜光丝线五卷,玻璃纽扣二十颗,每一笔都写得工工整整。周建国轻手轻脚走进来,把搪瓷缸放在桌上,里面是温热的红糖水,还飘着几颗枸杞,“明天我去隔壁村借缝纫机。” 他挨着她坐下,军大衣上带着露水的气息,“听说用机器锁边,又快又结实。”

林小满望着窗外的星空,繁星点点,突然抓住他的手,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:“建国,你说咱们能行吗?” 黑暗中,她感受到男人手掌的温度,粗糙却坚定。

“你带着大伙从无到有建起编织队。” 周建国的声音低沉有力,充满了信任和鼓励,“囡囡画出会发光的星星,王婶拿出祖传的手艺。咱们有什么不行?” 他的手指轻轻擦过她眼下的乌青,心疼地说,“睡会儿吧,明早还要给玩具缝商标。”

晨光初现时,金色的阳光洒在晒谷场,飘来阵阵槐花香。十件精心制作的玩具整齐摆放在竹筐里,小熊猫的铃铛叮当作响,夜光星星在阳光下蓄满光芒,仿佛在等待着开启新的旅程。囡囡踮着脚,把自己画的卡通鸭子贴在筐边当招牌,歪歪扭扭写着 “青崖巧手坊”,每个字都饱含着她的期待。

林小满摸着女儿的头,看着周建国把竹筐牢牢绑在自行车后座,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勇气。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,仿佛是新征程的号角。她知道,这些凝聚着众人智慧与心血的新款式,即将带着青崖村的温度,走进更大的世界。而这场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设计之旅,不过是他们迎接挑战、创造未来的序章,前方还有更多未知的精彩等待着他们去探索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