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川城的空气,如同拉满的弓弦,紧绷欲裂。
匠造总坊内,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。李石头和几个核心匠师眼窝深陷,布满血丝,死死盯着试验台上最后一小堆珍贵的薯粉库存。旁边,几大盆颜色微有差异的“清心玉珠”半成品浸泡在清水中,等待着最后的检验。
“石头哥,这…这是最后一点薯粉了。”一个年轻匠师声音干涩,捧着一个几乎见底的陶罐。
李石头喉结滚动了一下,没说话,只是默默接过陶罐。他深吸一口气,将最后一点雪白的薯粉,小心翼翼地撒入一盆以葛根粉为主、混合了少量山药粉和秘制植物胶的试验品中。这是他们经过无数次失败后,筛选出的三个最有希望的配方之一——配方丙。
作坊外,郑少钧的告示虽然稳住了大部分人心,但限量供应带来的长队和不时响起的抱怨,如同细小的火星,随时可能点燃不满的干柴。对面街角,一家新开张的“玉露坊”明目张胆地挂着“正宗珍珠奶茶,价廉物美”的幌子,排队的多是贪图便宜的百姓。郑少钧派去的伙计回报,那“面粉珠”入口粘牙,一股怪味,但架不住价格只有“琥珀光”的三分之一!
时间,在焦灼的等待和反复的捶打声中,一分一秒地流逝。李石头的心,也如同那蒸锅上翻滚的热气,悬在半空。
就在匠坊最后一杯经典“琥珀光”售罄,排队的人群发出失望叹息的当口!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马蹄声由远及近,如同惊雷般撕破了临川城沉闷的空气!
“让开!快让开!郑家商队!急件!”骑手嘶哑的吼声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。
两匹神骏的驿马浑身蒸腾着热气,口鼻喷着白沫,显然是一路狂奔而来。马背上驮着的,正是那三具散发着森森寒气的特制“玄冰鉴”!郑少钧早己带人在城门口等候多时,见状立刻带人冲了上去。
“开鉴!”郑少钧的声音带着颤抖。
沉重的玄冰鉴盖子被撬开,寒气扑面而来。里面,是码放得整整齐齐、用油纸和防水布层层包裹的……雪白的薯粉!品质上乘,远胜临川本地所产!每一包都沉甸甸的,如同救命的甘霖!
“苍梧郡上等薯粉!到了!”郑少钧举起一包薯粉,对着翘首以盼的人群,用尽全身力气大吼,“‘琥珀光’!‘暖玉’!经典紫玉珍珠,今日恢复供应!不限量!”
人群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!连日来的担忧和怨气,在这一刻被纯粹的喜悦冲刷殆尽。人们自发地涌向匠坊总店和清水镇加盟店,队伍比之前更长,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期待和信任。
就在薯粉运抵、经典回归的喧闹中,匠坊深处的试验间,却异常安静。
李石头小心翼翼地捞出几颗浸泡在冰水中的“配方丙”珍珠。它们呈现出一种比紫玉薯圆稍浅的、近乎透明的淡青色,在光线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,如同初春新发的嫩芽。他屏住呼吸,将几颗珠子放入一碗温热的清茶中。
没有溶解,没有糊化。珠子沉在碗底,形态稳定。他用特制的竹签轻轻戳刺,感受到一种不同于薯圆Q弹的、更加爽脆又带着几分柔韧的奇妙触感。
他舀起一颗,送入口中。牙齿轻咬,没有黏腻,没有粉感,只有恰到好处的脆韧瞬间破开,释放出一种混合着葛根清甜和山药粉特有绵糯的淡雅滋味,后味带着一丝极微妙的植物清香,非常清爽!
成了!李石头猛地攥紧拳头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,才没有激动地喊出来。他强压着狂跳的心脏,将另外两个配方的珠子也试了试。配方甲过于脆硬,配方乙则稍显粉糯。唯有配方丙,达到了他预想中的平衡——安全、爽口、易于量产、风味独特!
他立刻将成功的配方丙珍珠分发给几位核心匠师品尝。短暂的沉默后,是压抑不住的激动低语:
“成了!这口感…好清爽!”
“和薯圆完全不同,但…别有风味!”
“石头哥!我们做出来了!”
李石头看着大家疲惫却闪烁着光芒的眼睛,重重点头。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里太久,立刻铺开纸笔,将配方和关键工艺要点(蒸煮时间、捶打次数、冰镇时长)详细写下,密封好。这是师傅交代的“清心玉珠”的根基。随即,他沙哑着嗓子下令:“立刻备料!按配方丙,全力生产‘清心玉珠’!首批,供应新品!”
双珠耀世,京城涟漪
临川的危机,在薯粉抵临和“清心玉珠”诞生的双重冲击下,暂时被强力压制下去。
经典“琥珀光”、“暖玉”带着久违的紫玉薯圆全面回归,品质甚至因原料升级而更胜一筹,迅速赢回了所有食客的心。而与此同时,匠造总坊高调推出两款限定新品:
“碧涧幽兰”:以高山云雾绿茶为底,佐以微量新鲜薄荷汁液,搭配晶莹剔透、口感爽脆的“清心玉珠”。茶香清冽,薄荷提神,玉珠生津,宛如山涧清泉,专为夏日消暑。
“雪梨沁露”:以慢炖雪梨汁融入温润牛乳,甜度极低,突出雪梨天然的清甜滋润,同样搭配“清心玉珠”。温润顺滑,清甜不腻,玉珠的脆感更添趣味。
两款新品甫一上市,立刻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清爽无负担的口感(尤其是“清心玉珠”的清新形象)赢得了大批追捧者,尤其是女性和口味清淡的顾客。郑少钧巧妙地将“清心玉珠”定位为匠坊创新研发、应对天灾的匠心成果,非但不是妥协,反而是一次成功的突破!临川“琥珀光”的声望,不降反升,加盟咨询再次火爆。
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很快也传到了京城孙德海的耳中。
“哦?临川不仅解了困局,还弄出了新花样?‘清心玉珠’?”孙德海听着钱公公的汇报,手指捻着一串沉香木佛珠,眼神莫测,“这哑巴,还有那个叫李石头的小学徒,倒是有点意思。化危机为转机,还顺带开拓了新品…这份急智和韧性,难得。”
钱公公察言观色,小心道:“总管,看来这陈默在临川的根基,比我们之前所知的还要深些。那新珠子…”
“新珠子不重要。”孙德海打断他,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,“重要的是,这哑巴再次证明了,他是一棵能不断结出金果子的摇钱树。京城这‘亮相’…不能再拖了。”他顿了顿,吩咐道:“让陈默把他那两款新饮馔的完整方子,连同那‘清心玉珠’的制法,一并献上来。就说…宫中贵人们听闻临川新巧,甚感兴趣。另外,京城的铺面选址,该定下了。你去物色几处,既要体面,更要…‘明白’。”他特意加重了最后两个字。
这既是索要,也是催促,更是进一步的控制。陈默收到钱公公的“提点”,心知肚明。他平静地写下“金风玉露”和“紫霞凝霜”的详细步骤,甚至标注了建议的火候范围。但对于“清心玉珠”,他笔锋一转,写道:“此珠乃应急粗鄙之作,全赖临川葛根、山药等土产特性,京城水土迥异,恐难复刻其神韵。若强求,恐失其清爽本味,反污贵人尊口。不若待草民归返临川,精研改良,择其精华,再献于御前。” 他巧妙地将“清心玉珠”与临川水土绑定,暂时保住了这份新生的独门技艺,也为李石头争取了更多精进的时间。
临川的危机平息,加盟计划重新提上日程。这一次,清水镇的王氏掌柜,成为了活生生的金字招牌。
郑少钧特意在匠造总坊举办了一场小型的“加盟商恳谈会”。会上,王氏红光满面,现身说法:
“诸位!当初王某接下清水店,心里也打鼓!可结果如何?匠坊的招牌硬!陈掌柜的方子真!郑少东家的路子广!哪怕遭了虫灾、断了原料,匠坊愣是顶着压力,保住了品质,还弄出了新花样!客人们反而更多了!这叫什么?这叫信誉!这叫靠山!王某这店,如今是清水镇头一份!这加盟的钱,花得值!”
王氏朴实而激动的话语,极具说服力。他店铺的火爆景象、危机中匠坊的担当、以及新品带来的持续热度,都成了最好的广告。郑少钧趁热打铁,宣布了更加完善和严格的加盟章程,明确了匠坊与加盟店的责任与义务,尤其是原料统一供应和品质监管的细则,并大幅提高了加盟保证金和违约罚则。经历此番风波,加盟商们反而更看重这份“严格”带来的保障,签约热情高涨。
然而,就在临川形势一片大好,郑少钧准备组织第二批薯粉运输队北上京城时,一个令人心悸的消息从苍梧郡传回:**第一批负责后续薯粉采购、押运的三名郑家得力护卫,在返回途中,于距离临川三百里外的落鹰峡,遭遇“悍匪”伏击,人货俱失!尸首在峡谷下游被发现,随身财物及采购凭证被洗劫一空!
消息传来,郑少钧如遭雷击,脸色瞬间煞白!落鹰峡虽有些险峻,但并非传统匪患之地,且那三名护卫皆是好手,怎会如此轻易被灭口劫货?更蹊跷的是,对方似乎只针对郑家这支运输队,对同行的其他商队秋毫无犯!
“不是山匪!”郑少钧一拳砸在桌上,眼中喷火,“是冲着我们来的!冲着‘紫玉薯圆’来的!有人不想让我们把薯粉运出来,更不想让薯粉运去京城!”
与此同时,临川城内,那几家被郑少钧打压下去的面粉珠作坊,虽然表面偃旗息鼓,但暗地里,却有人看到其掌柜频繁出入城西一家不起眼的绸缎庄。那绸缎庄的东家,据传与邻县一位姓齐的大粮商,往来甚密。而那位齐粮商,正是临川地区最大的粮食收购商之一,也曾对“琥珀光”的原料收购表现出浓厚兴趣,却被郑少钧以“己有固定合作”婉拒…
危机似乎暂时退去,但水面之下,暗礁己然浮现。那指向落鹰峡的黑手,那面粉珠作坊背后的阴影,都预示着,临川与京城的风浪,远未平息。陈默在京城孙德海的棋局中尚未脱身,而临川的根基,又迎来了新的、更为阴险的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