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川城外的试验田,沐浴在初秋金灿灿的阳光下,仿佛铺开了一张巨大的、流动着碧绿与紫红的地毯。红薯藤蔓爬满了田垄,叶片肥厚油亮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发出沙沙的声响,像是在低唱丰收的喜悦。藤蔓之下,泥土被的块茎顶得微微隆起,那的紫红色若隐若现,散发着泥土与根茎混合的、朴实的甜香。
田埂上人声鼎沸,比过年还热闹。男女老少齐上阵,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光彩。陈默站在田垄高处,依旧是那沉默的指挥者。他不需要言语,一个眼神,一个手势,就是最清晰的号令。
他拿起那把特制的薄口小铲,亲自示范。只见他动作轻柔得像拂过婴儿的脸颊,铲子贴着红薯根部稳稳插入,手腕微微一旋,再向上一托——一个沾着新鲜湿泥、个头、紫皮油亮得如同上等绸缎的红薯,就被完整地请了出来,躺在松软的泥土上,毫发无伤。
“看见没!都跟陈掌柜学!轻着点!这可是金疙瘩,皮蹭破了,放不住!”郑武的大嗓门适时响起,充当着最响亮的扩音器。他学着陈默的样子,笨拙地挖着,引来一片善意的哄笑。
陈默将那个完美的红薯放在铺开的干净草席上,又拿起一个被挖破皮的,薯肉渗出白色的汁液。他点了点破损的红薯,做了个捂鼻子、皱眉摇头的动作,再指向那个完好的,眼神肯定地点点头。意思不言而喻:破了相的,坏得快,是次品;完好的,才是宝贝,要珍惜!
接着,他拿起晒得干爽柔软的稻草,动作麻利地将几个完好的红薯一层层隔开,仔细包裹捆扎,最后指了指旁边搭起的、通风阴凉的草棚子。
“陈掌柜说了!挖出来用干草裹好,放棚子里码整齐!别堆一起捂着!破了皮的,单独放一边,赶紧吃掉,别留着烂了可惜!”郑武立刻翻译,声音洪亮。
农人们看得眼睛发亮,纷纷学着样子小心翼翼地挖掘、包裹。孩子们在田埂边奔跑嬉戏,偶尔捡到大人遗漏的小红薯,便发出惊喜的尖叫。整个田野充满了汗水、泥土的气息和由衷的欢笑。
一筐筐裹着干草、如同襁褓中婴儿般的紫皮红薯,被小心翼翼地抬进临川府衙特意腾出的、干燥通风的大仓房里。仓房里弥漫着稻草的清香和红薯特有的甜香。郑武带着衙役亲自把守,看着堆积如小山般的“祥瑞”,笑得合不拢嘴,仿佛守着一座真正的金山。
知府大人也来了,看着仓房里满当当的收获,抚须微笑,对着陈默郑重地拱了拱手:“陈掌柜,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!临川百姓,乃至江南万民,皆感念你今日之功!”这一次,他的赞誉,发自肺腑。
陈默平静地回礼,目光扫过那些承载着无数希望的紫红块茎。他走到仓房角落,那里单独放着一小堆表皮破损的红薯。他拿起一个,用手掰开,露出里面深紫色的、细腻紧实的薯肉,一股清甜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。他咬了一小口,微凉,粉糯,带着泥土赋予的质朴甘甜,在舌尖缓缓化开。
他嘴角,极其细微地向上弯了一下。这土地的馈赠,这无声的胜利,滋味如此踏实而美好。
京城的深秋,天空高远湛蓝。“朱雀·琥珀光”的铺子依旧热闹非凡,琉璃盏折射着阳光,流光溢彩。但后院的工坊里,却比往日多了几分紧张有序的忙碌。
巨大的案板上,堆满了小山似的、蒸熟碾碎成泥的紫皮红薯。那深紫色的薯泥,散发着浓郁的、温暖的甜香,与奶茶的奶香、茶香奇妙地融合在一起。
李石头系着干净的围裙,袖子挽到手肘,正专注地指挥着几个心灵手巧的帮工。
“薯泥要过细筛!不能有一点硬块!”
“糖浆熬到挂丝!火候不能过!”
“牛奶要温的,不能烫,一点点拌进去!”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。帮工们屏息凝神,严格按照他的要求操作。红薯泥被反复过筛,变得细腻如丝绒。熬好的糖浆金黄透亮,拉出细长的糖丝。温热的牛奶缓缓融入薯泥和糖浆的混合物中,用特制的木铲轻柔地翻拌着,首到三者完美融合,呈现出一种柔滑细腻、如同上好丝绸般的深紫色糊状,散发着的复合甜香。
“石师傅,这…这就是您说的‘紫玉薯泥’馅料?”一个帮工看着盆里那色泽、香气扑鼻的深紫色糊糊,忍不住咽了口口水。
李石头点点头,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:“嗯。用它来做‘金玉满堂’的馅心。”他拿起一块刚烤好的、酥皮金黄、层层起酥的点心壳子,用小银勺舀起一勺温热的紫玉薯泥,稳稳地填进去,不多不少,刚好让酥皮鼓起一个圆满的弧度。最后,再在顶部点缀上一小撮烤得焦香的金色碎坚果。
一个全新的“金玉满堂”诞生了。金黄的酥皮,深紫莹润的薯泥内馅,焦香的坚果顶,色彩搭配和谐而高贵,香气更是霸道地钻入鼻腔,勾得人食指大动。
“快!装盒!”王掌柜在一旁看得心花怒放,亲自捧着定制的、印着“琥珀光”标识的精致点心盒,“李侍郎府上定的头一份‘紫玉金玉满堂’,务必小心!这是咱们打响新招牌的头一炮!”
伙计们小心翼翼地将还带着微温的点心装入铺着油纸的盒中,盖上盒盖,系上金色的丝带。整整一百盒,码放整齐,像一支即将出征的、散发着甜香的仪仗队。
李石头看着那码放整齐的点心盒,又看了看案板上还剩下的大半盆紫玉薯泥。他拿起一个空的小巧琉璃盏,舀了小半勺薯泥进去,又熟练地淋上温热的琥珀色奶茶,最后在奶泡上撒了一点点焦糖脆片。
一杯全新的饮品在他手中诞生。深紫色的薯泥沉淀在杯底,如同上好的紫玉,琥珀色的奶茶覆盖其上,奶泡洁白,焦糖脆片点缀其间,色彩层次分明,宛如一幅小小的秋日画卷。
他递给旁边一个眼巴巴看着的帮工小伙:“尝尝。”
小伙受宠若惊,接过来,小心地啜了一口。温热的奶茶裹挟着细腻绵密、带着天然甘甜和独特香气的薯泥滑入口中,焦糖脆片带来酥脆的口感和额外的焦香。他眼睛瞬间瞪圆了,脸上爆发出巨大的惊喜:“天爷!石师傅!这…这太好喝了!又香又甜又滑!这红薯泥…绝了!”
李石头看着他夸张的表情,嘴角终于漾开一抹真切的笑意。他比划着:“这杯,就叫‘紫玉暖香’。明天,上柜。”
王掌柜在一旁看着,激动得首搓手。红薯丰收的喜悦,从临川的田间,跨越千里,以如此美妙的形式,在京城最繁华的铺子里生根发芽,绽放出全新的光彩。这不仅仅是新品的诞生,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:临川的“祥瑞”,己在京城落地生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