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鼎风云

第4章 暗流滋长

加入书架
书名:
夏鼎风云
作者:
鹤于风起
本章字数:
4838
更新时间:
2025-07-01

北境的烽火在天边连绵成线,宛如一条猩红的伤口,横亘在夏国的北疆。而金陵城的秋雨中,金銮殿的琉璃瓦上流淌着细密的雨珠,仿佛为这座权力中心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幕。保皇党御史大夫周正跪在冰凉的青砖上,蟒袍下摆早己被雨水浸透,洇出深色的痕迹。他高举弹劾奏章的双手微微颤抖,声音却像淬了毒的箭矢,首指苏党:“陛下,苏北境王父子在北境经营日久,麾下将士只知有苏家将令,不知有陛下圣谕,此等隐患,不得不防啊!” 他身后的保皇党官员们纷纷附和,谏言声与雨声交织,在殿内回荡。

林昭着腰间祖传的螭纹玉佩,温润的玉质却无法驱散他眼底的寒意。十年了,苏逸风父子在北境筑起铜墙铁壁,一次次击退北朔的进犯,捷报频传。可随着苏党势力在朝堂上日益壮大,太常卿李岩、户部侍郎等一众官员皆与苏家来往密切,这让他心中的疑虑如野草般疯长。檐角的宫灯在风中摇晃,将他的身影切割成破碎的光斑,沉吟良久,他终于开口:“传旨,北境粮草供给削减三分之一,苏党三品以上官员,逐步调任地方,历练政务。” 旨意落下,殿内瞬间陷入死寂,唯有秋雨依旧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地面,仿佛在为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博弈伴奏。

丞相府内,清风阁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与墨香。十岁的苏蘅卿斜倚在湘妃竹榻上,素白的锦袍衬得他脸色比窗纸还要苍白。案头摊开的《孙子兵法》己被翻得卷了边,书页间密密麻麻批注着蝇头小楷,皆是他对兵法的独到见解。自小体弱多病的他,无法像同龄人般肆意奔跑玩耍,却在书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,对兵法谋略展现出惊人的天赋。

母亲沈清婉端着药碗走进来,看着儿子专注的模样,眼中满是怜惜与担忧:“蘅哥儿,良药苦口,先把药喝了吧。”

苏蘅卿放下狼毫,接过药碗一饮而尽,苍白的唇色被药汁染得微红:“母亲莫要忧心,等我参透这些兵书战策,定能为父亲和祖父分忧解难。他们在北境守护夏国,我也要在后方尽一份力。” 他的声音虽轻柔,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坚定。

这时,雕花木门 “吱呀” 一声被撞开,扎着双髻的少女沈玥旋风般冲了进来。她是丞相的嫡孙女,也是苏蘅卿的表妹,两人自幼一同长大,感情十分要好。沈玥腰悬软剑,月白裙裾沾满草屑,发间还别着朵沾露的野蔷薇,显然刚在外面疯玩过。“蘅哥哥快看!我新学的‘流云十三式’!” 说罢手腕轻抖,剑光如练,在晨光中织出一片银芒。只是剑招未老,虚浮之处颇多。

苏蘅卿撑着榻边起身,拾起地上枯枝在青石上画出剑阵图:“第七式‘云卷千峰’若改成左虚右实,借巧劲卸力,既能破敌攻势,又可顺势反击。玥儿,你天赋不错,但若想精进剑术,还需多些沉稳。”

正说着,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,李骁扛着铁胎弓大步跨进庭院。他是苏党太常卿李岩之孙,生得虎背熊腰,性格豪爽,与苏蘅卿、沈玥自幼相识,三人形影不离。“蘅卿!城外白鹿原猎场开了,敢不敢和我比箭?” 李骁的大嗓门在庭院中回荡。

“不行!” 沈玥立刻挡在榻前,杏眼圆睁,“蘅哥哥体弱,怎能去那风大的地方?要比就比诗词,我才不信你这粗人能赢!”

三人你一言我一语,清脆的争论声惊飞了檐下的白鸽,在廊下激起阵阵欢闹。苏蘅卿看着好友们,苍白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,这一刻,仿佛忘却了外界的纷争与烦恼。

然而,这份童真很快被血色染碎。随着时间推移,林昭对苏党的暗中针对愈发明显。先是以 “历练” 之名,将苏党在朝堂的重要官员陆续调离中枢,派往偏远州郡。表面上说着是为了让他们积累地方治理经验,实则是削弱苏党在金陵的影响力。接着,北境的粮草补给虽未完全断绝,但运送的速度越来越慢,质量也大不如前。偶尔还会出现 “意外”,比如粮草在途中遭遇劫匪,或是船只在河道搁浅,导致北境将士时常面临缺粮少饷的困境。

一日,苏蘅卿正在书房推演兵阵,一封加急战报如惊雷般砸在案头 —— 北境粮草断绝,父亲苏明璋率部突围时身中三箭,此刻生死未卜。少年攥着染血的战报,指节泛白如骨,苍白的脸上却腾起异样的潮红。他深知,这绝非偶然,定是朝堂有人在暗中使绊子。

沈清婉得知消息后,当场昏厥过去。苏蘅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与愤怒,一边安排人照顾母亲,一边开始谋划。他想起祖父苏逸风曾教导他:“战场上,要学会借势;朝堂中,更要懂得借力。” 当夜,清风阁的烛火亮至天明。苏蘅卿伏在案前奋笔疾书,将对北境战局的分析、粮草转运之策以及朝堂形势的见解细细写就。

他先是托沈玥以赏花为名,联络苏党官员家中的女眷。沈玥虽年纪小,但古灵精怪,凭借着丞相府嫡孙女的身份,很快便与这些女眷打成一片。通过她们,苏蘅卿将信件传递给苏党官员,告知北境的危急情况,恳请他们在朝堂上为北境发声。

又让李骁借着出城射猎的机会,将密信传递给在城外驻扎的苏党将领。李骁天生神力,箭术高超,常在猎场出没,并未引起他人怀疑。他凭借着豪爽的性格,与这些将领称兄道弟,顺利完成了任务。

更深露重时,苏蘅卿独自登上阁楼。冷月高悬,他望着北方漫天星斗,单薄的白衣在夜风中猎猎作响。十岁稚子,本该在双亲膝下承欢,此刻却己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纷争中,握紧了守护家族与山河的小小剑柄。他想起祖父苏逸风在信中对他的教诲:“吾孙虽体弱,然心怀天下,当以智谋为刃,护我夏国。” 也记得父亲苏明璋临行前的叮嘱:“在家照顾好母亲,好好读书,将来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。” 如今,他要用自己的方式,为家族、为北境、为夏国出一份力。

而千里之外的金陵城,保皇党与苏党的明争暗斗愈演愈烈。林昭表面上对双方争斗视而不见,依旧如常处理政务,可每次朝堂议事,总能巧妙地引导风向,打压苏党的势力。苏党官员们虽察觉到不对劲,却因没有确凿证据,只能隐忍不发,暗中寻找对策。

在这场暗流涌动的权力斗争中,苏蘅卿如同一株在石缝中生长的幼苗,虽柔弱,却顽强地汲取着力量,努力成长。他与沈玥、李骁三人,也在这复杂的局势中,彼此扶持,共同面对未知的挑战。而等待他们的,将是更加严峻的考验,一场足以颠覆乾坤的风暴,正在夜色中悄然凝聚,随时可能席卷整个夏国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