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空域闲王
宣德五年深冬,应天府的寒风裹挟着碎雪如刀刃般刮过朱雀大街。十七岁的陈砚蜷缩在城东棚户区一间漏风的茅草屋内,身上打着补丁的粗布棉衣难以抵御严寒。他盯着火塘中即将熄灭的残火,腹中传来阵阵绞痛——己经两天没吃过一顿饱饭了。脖颈间那枚古朴的青铜吊坠突然发烫,上面刻着的云纹泛起微光,这是自母亲离世后,吊坠愈发频繁出现的异象。
母亲临终前咳着血,用枯瘦的手紧紧攥着他的手腕:“砚儿,这吊坠...藏着陈家的秘密...等你长大就会明白...”话未说完,便永远闭上了眼睛。彼时年幼的陈砚只当这是母亲临终的呓语,首到三个月前那个雨夜,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让他昏迷不醒。
意识混沌间,吊坠爆发出强烈光芒,陈砚感觉整个人被一股无形力量拉扯,坠入一片混沌。再次睁眼时,一座悬浮在云端的巨型城池出现在眼前。银白色的城墙流转着神秘符文,城内时间流速与外界截然不同——在这里度过十日,外界才过去一日。更惊人的是,只要身处此地,他的生命流逝便会暂停,唯有离开时,才会按照外界正常的时间衰老。
城池中央矗立着一栋造型奇异的建筑,外墙晶莹剔透,内部设施更是远超人知。智能机器人“小灵”悬浮在他肩头,声音柔和却带着机械感:“欢迎主人,这里是专属空域。您可在此自由探索、学习。”底层仓库中,数以万计的书籍整齐排列,涵盖从农业文明到科技文明的所有知识;工坊内,各种精密仪器一应俱全,能将书中记载的技术完美还原。
陈砚如饥似渴地投入钻研。他从《玻璃制造工艺》入手,将石英砂与纯碱按书中比例调配,利用空域特有的火焰煅烧。失败了十七次后,第一块通透的玻璃镜片终于诞生;又参照《精盐提纯法》,通过智能设备精准控制结晶过程,雪白的精盐源源不断产出。更妙的是,他发现可以将成品存入空域,需要时随时取出,不会占用外界空间。
“卖琉璃镜!验毒精盐!”陈砚挑着担子走上街头。他的琉璃镜清晰度远超波斯进贡之物,能将蝇头小字放大数倍;精盐纯白无杂质,倒入浑浊的水中,片刻间便能让水质澄清。摊位前很快挤满了人,绸缎庄老板娘拿着镜片惊呼:“这比我夫君从南洋带回的玻璃强百倍!”消息像长了翅膀般传遍全城,甚至惊动了皇宫。
三日后,一队锦衣卫突然闯入棚户区。为首千户眼神锐利,盯着他脖颈的吊坠:“奉圣谕,带此人入宫。”陈砚被押进马车时,瞥见车帘外百姓们惊恐又好奇的目光,心中涌起不安。
乾清宫内暖意融融,宣德帝朱瞻基把玩着琉璃镜片,镜中映出他若有所思的面容:“市井中流传的奇物,可是出自你手?”陈砚正要开口,吊坠突然剧烈发烫,他的意识瞬间被拉入空域。小灵的声音急促响起:“检测到皇室血脉共鸣!建议谨慎应对!”
回到现实,陈砚深吸一口气:“陛下,草民确有一隐秘之所。”他将进入空域的经过如实相告,略去了生命暂停的秘密。朱瞻基神色微动,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,上面的云纹竟与他的吊坠如出一辙:“永乐西年,父皇北伐前夕的宴会上,有一侍女离奇失踪。她出宫后诞下一子,却下落不明。如今看来...”
陈砚浑身血液凝固。母亲临终前的叮嘱、吊坠的秘密、空域的出现,所有线索在此刻串联。朱瞻基凝视着他,突然展颜笑道:“朕赐你‘逸安郡王’封号,城西王府归你所有。往后无需卷入朝堂纷争,只需为皇室研制奇巧物件,闲暇时闭门研究你的秘术即可。”
成为王爷后的日子,陈砚将王府后院改造成秘密工坊,通过空域与外界的时间差,不断解锁新的工艺。他用陨铁打造出能自动舂米的机关,改良织布机让效率提升十倍;甚至在空域中开辟试验田,培育出高产的新品种水稻。每当夜幕降临,他便回到空域内与现代无异的房间,听小灵讲述未来之事,或是在书库中探索知识。
一日,钦天监周大人来访,谈及西北边境异象时,陈砚的吊坠突然发烫。他巧妙转移话题:“大人可知一种能亩产千斤的稻种?明日我便让人送些去钦天监。”老臣心领神会,抚须大笑:“王爷果然胸有丘壑。”
深夜,陈砚独自坐在王府屋顶,望着漫天繁星。远处紫禁城灯火通明,他握紧吊坠,小灵的声音在脑海响起:“检测到空域深处有未解锁区域,或与皇室秘密有关。”陈砚轻笑一声,将目光收回——比起探寻未知的秘密,他更享受如今逍遥自在、钻研奇巧的闲散生活。做一个远离权力旋涡的空域闲王,或许就是最好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