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雯重生之远离贾府获新生

第62章 飞符召将请平儿

加入书架
书名:
晴雯重生之远离贾府获新生
作者:
万园之园的铁甲蛹
本章字数:
4212
更新时间:
2025-06-13

反观她自己,低头哈腰地站在那半天,口干舌燥还浑身裹着热气,偏生旁边还一大桶绿豆汤吊着胃口。

大热天地她忍不住心浮气躁起来,开口也没了章法:“姑娘快些支对牌吧,这我等得起,我们院子里的人可等不起啊。”

探春一抬眼:“哦,妈妈是在催我做事吗?”

季娘子干笑道:“哎呦,瞧您这话说的,我人微言轻的,哪敢催您啊。”

“只是您这样拖下去,我们不好交代,这样不是让咱们大房的人与您结仇吗?”

“妈妈这话就错了。”探春淡淡道,“不是我在拖时间。这管账记录的娘子不来,如何取得了冰例呢?难道你们平常办事也这么松松散散没有章法的吗?那我可就要和二奶奶说道说道了。”

这话就让人不好接了。

吴新登家的之前躲在后面听探春排喧她,此时见火烧到自己身上才不慌不忙地走进来,在探春面前垂首站定,只说一句:“姑娘恕罪,我忙着处理手头的事,所以来迟了。”

多说多错,季娘子就是沉不住气,才被探春抓住话头打压了。她有心要试探春的手段,所以只说这么一句话,旁的再不多言。

探春淡淡瞥了她一眼:“你来的正好,我们先解决冰例的事。”又将目光转向其他的媳妇,“你们还有哪个屋子需要冰例,一并处理了。我在旁呢,边听各位的汇报,边看各屋的例,也算是学习学习了。”

一干媳妇你看向我我看向你,谁也不敢先开口。大家都在犹豫是照实了报还是往上夸大了说,若是夸大要夸多少数字才好。

季娘子顶在最前面,刚要开口,被吴新登家的抢过话头:“姑娘恕罪,我来的匆忙,并没有把账册随身带在身上。”

探春哦了一声:“那想必账册上的旧例都在你脑袋里了?可烦请你对着这位季娘子解释解释,我看她支支吾吾地张不开嘴,想必是忘了自家的例了。”

“姑娘说笑了。”知道她在反讽,吴新登家的干笑道,“账册不在身上,一时想不起这么多家的账了。”

探春的目光沉如悬剑:“哦?你是在同我说,这夏日里,你每日都要经手各房的冰账,然后过目就忘,脑子里没一点印象?”

她的视线落在她因着无措不自然攥紧的手上,意味深长:“还是说,你平日里对你二奶奶回话也这样?”

吴新登家的见她搬出凤姐来,只得低声道了几句不敢。

侍书在一旁适时接话:“吴姐姐认错倒是勤快,只是腿脚不太方便,要不然怎么杵在原地不动呢。”

吴新登家的没办法,只得谄笑道:“这几天暑气熏得人头昏,老奴马上出去拿去。”便顶着大太阳出去拿账册了。

她走后平儿才姗姗来迟地进来,后头还跟着晴雯。原来正是探春提前招呼晴雯去把平儿叫来。

平儿一来先开口同探春致歉:“方才走得有点急,就在廊下缓了会。没耽误姑娘事情吧。”

又对着众媳妇敲打道:“你们只管撒野,等奶奶大安了,咱们再说。”

晴雯暗中同探春对了个眼色,探春不由暗中叹了口气。

平儿肯定是不愿意首接对上吴新登家的,所以故意拖延了时间,好在她面子情终究是给到了,鉴于她的立场,她也不好过分苛责于她。

所以她只是笑笑,不疾不徐道:“特地给你准备了酸梅饮,你要再不来,这饮子可是凉了。”

平儿谢过,又走到迎春身旁垂着手恭敬问道:“我们奶奶这几日力有不逮,还劳二小姐多照顾,二小姐这边可有什么意见尽管提,也不枉和我们奶奶的姑嫂之情了。”

迎春饮着酸梅汤,腼腆笑道:“我哪里有没有什么意见,不过萧规曹随罢了。”

几人又寒暄一通,吴新登家的满头大汗地匆匆赶回来,将一本墨蓝色封皮的账册奉上。平儿取了递与探春,探春翻到冰档手指点在上面细细查看,首到把各房的份例都看完了,又递给迎春。

迎春忙摆手细声道:“我不看这些,我一看这些数字就头疼。”

探春便把账本一合,从桌子上取了朱笔道:“有紧着要冰的,便按着旧例发,我在对牌上写了数你们去支取。”

另一旁侍书早拿了把小银算盘备着,众媳妇一边支取她一面噼里啪啦地打算盘珠子,等众人取完便把总数告诉探春。

探春感叹道:“想不到一日竟要用这么多冰。”

平儿接话道:“今年的天确实是热一些,之前一入夏林姑娘就中了暑气,老太太便做了主升了每屋的份例。”

探春点点头,又问道:“那冰的由来呢?是去岁府里窖藏的,还是在外面买的?”

吴新登家的站在一旁插话道:“去岁里忙着盖园子接驾,人都忙得团团转,哪有时间窖冰呢?都是在外面买的。”

探春用手指叩了叩账册示意她指给她看,吴新登家的只好上前将账册翻到每日买冰块的部分指给她看。

见探春在细看她正欲退下,却被探春一手搭在手腕处按住,她不解抬头,正好对上她仿佛能看清一切的精明眼光:“吴姐姐先别慌着走,我还有一点不明想让您解惑。”

探春将账本重新翻回每日的冰例:“这冰例怎么既有按屋子算的也有按人头算的,竟混在一块了。就比如这里,写了支怡红院的冰,后面怎么又有宝玉的冰两斤?而我和二姐姐这边,都只有紫菱洲秋爽斋两处院子的,并没有人的。宝玉己经两个月没去上学了,也不是他带进学里的。”

吴新登家的解释道:“姑娘容禀,这里面有个缘故。按院子记的冰是平日里搁在各间房里的,因着冰鉴笨重不好挪动,所以都是多放几处,方便主子们无论去哪都可以享用。”

“按人头记的冰却是日常用来冰西瓜等水果的以及做冰饮的。所以两项要分开来记。”

听她说完,探春却拧紧了眉:“这却不通的很。”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