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想摆烂,妖孽太子妃却要我造反

第三十七章李世民的救赎

加入书架
书名:
孤想摆烂,妖孽太子妃却要我造反
作者:
那年花开正好
本章字数:
4300
更新时间:
2025-04-21

“朕给他太子之位,悉心栽培多年,他却如此辜负朕的期望!”

“刷”的一声,李世民抽出腰间佩剑,寒光闪烁间,殿内众人皆惊得面色惨白。

“陛下,冷静啊”,长孙无忌吓的往后挪了挪。

李世民长剑一指,“怎么?,如今连你们也跟我离心离德吗?”

此时的李世民不知是有意为之,还是真的进入了癫狂状态,他挥着长剑一一指过殿内的众人。吓得殿内众人惊慌不己,纷纷后退。

“二郎,你累了”

一声熟悉的呼唤,让李世民的癫狂之态微微一滞。

他缓缓转过头,望向长孙皇后,手中的长剑不自觉地垂落了几分。

长孙皇后眼神中满是心疼与担忧,她莲步轻移,缓缓走到李世民身边,伸出柔荑轻轻握住他持剑的手。

“二郎,你还有我。”长孙皇后的声音温柔而舒缓,仿佛一缕春风,轻轻拂过李世民烦躁的内心。

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,眼中的怒火渐渐消退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疲惫和无奈。

房玄龄和李绩也在这时候匆匆赶到,二人见殿内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,心中皆是一惊。

房玄龄反应极快,立刻撩起袍摆,扑通一声跪倒在地,大声说道:“陛下息怒!”

李绩也随之拜倒,“陛下息怒!”

李世民看着跪在地上的二人,微微叹了口气,紧绷的身体也逐渐放松下来。“你们都退下吧!,玄龄和李绩殿外候着。”

众人如蒙大赦,纷纷起身,鱼贯而出。长孙无忌临走前,担忧地看了李世民一眼,欲言又止,最终还是随着众人走出了殿门。

殿内,只剩下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两人。李世民缓缓坐下,靠在龙椅上,闭上了眼睛。

长孙皇后静静地站在他身旁,目光温柔而关切,看着眼前这个疲惫不堪的男人,心中满是心疼。

“观音婢,朕该怎么办?,朕现在能理解当初父皇的心情了。”

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睛,眼神中满是迷茫与痛苦,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。

长孙皇后轻轻叹了口气,缓缓在李世民身旁蹲下,温柔地握住他的手。“二郎,你偏爱青雀,冷落了承乾,这孩子心里有气。”

长孙皇后继续说道,眼中满是惋惜,“承乾身为太子,本就压力重重,你对他的严苛要求和对青雀的宠爱,让他心生不安,才会一时想不开,犯下大错。”

李世民微微一怔,眼神中闪过一丝愧疚。“朕一心想让承乾成为一代明君,对他要求严格,却忽略了他的感受。至于青雀,朕不过是觉得他聪慧好学,便多了些关注,没想到竟让承乾有了如此深的怨念。”

“陛下,身为父母,对子女应一视同仁,一碗水端平。”长孙皇后轻轻抚摸着李世民的手背,“承乾自幼被立为太子,肩负着大唐的未来,他渴望得到你的认可和关爱。可你却常常因他的小错而严厉斥责,却对青雀的优点大加赞赏,换做是谁,心中都会有不满。”

李世民微微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懊悔。“朕如今才明白,身为父亲,朕实在是失职。若不是朕的疏忽,朕和承乾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。”

“陛下,事己至此,再自责也无济于事。”长孙皇后柔声道:“咱们做父母的除了弥补这孩子还能怎么办?,他不就是想要云锦吗?,咱赐给他就是。”

李世民微微皱眉,“观音婢,这可有违祖制?。”

“你啊,到底是儿子重要,还是祖制重要?你为了青雀这祖制还违少了。”长孙皇后微微嗔怪,眼中却满是对李世民的关切与心疼。

李世民微微一滞,脸上露出一丝尴尬,长孙皇后的话如同一记重锤,敲醒了他。

他缓缓叹了口气,说道:“观音婢,你说得对。朕的确是在对待青雀和承乾的事情上,有失偏颇。为了青雀,朕确实做了一些违背祖制的事,如今又怎能以祖制来约束对承乾的弥补呢?”

“陛下能想通就好。”长孙皇后轻轻拍了拍李世民的手,柔声道,“承乾虽犯下大错,但他终究是我们的儿子,他心中的委屈和不甘,我们做父母的不能再视而不见。那匹云锦虽珍贵,却远不及儿子的心意重要。”

李世民微微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:“好,就依你所言,将那匹云锦赐予承乾。”

“这还不够,如今朝野震动。上上下下都会以为二郎会更立太子,如今得堵住他们的嘴,让青雀死了这条心,我们这个家才会安宁。”长孙皇后语气郑重,眼中满是忧虑。

李世民微微颔首,陷入沉思,片刻后开口道:“皇后所言极是。朕也是这么想的,这才留下玄龄和李绩。”

长孙皇后轻轻点了点头,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:“陛下有此安排,臣妾便放心了。玄龄和李绩都是忠心耿耿的股肱之臣,定能为陛下分忧解难。”

“朕想让玄龄做太子少师,以他的威望和资历足以让天下人闭嘴。”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成竹在胸的笃定。

长孙皇后微微一怔,随即眼中闪过一丝赞赏:“陛下此计甚妙。房大人乃我朝肱骨之臣,历经多朝,德高望重。由他担任太子少师,一来可向天下彰显陛下对于储君之位的慎重态度,并非随意更立;二来房大人的才学与谋略,定能教好承乾,让众人无话可说。”

李世民微微颔首,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意:“是啊,玄龄跟随朕多年,忠心耿耿,且足智多谋。有他在,朕也能放心一些。”

“那臣妾就退下了。”

自古后宫不得干政,今日她己经说的够多了。长孙皇后微微屈膝行礼,眼神中满是关切与不舍。

她轻轻放下李世民的手,缓步向殿门走去,莲步轻移间,衣袂带起细微的风声。

行至殿门处,她又似想起什么般,驻足转身,声音温柔而坚定:“二郎,承乾这孩子让你费心了。”

说罢,深深看了眼龙椅上疲惫的身影,这才转身离去,殿门在身后缓缓合上,隔绝了殿内与殿外的气息。

错乱漏章催更
返回
指南
快捷键指南
全屏模式
上下移动
换章
加入书架 字号
调整字号
A-
A+
背景
阅读背景
错乱漏章催更